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香港人的思想需要同步轉型 - 回應信報〈吳天海︰變相「封港」損形象〉一文

信報五月三十日報導九倉副主席吳天海反對限制自由行旅客,提出變相「封港」損形象,認為「不應限制自由行旅客人數,否則會破壞香港的自由港形象」,又認為「對香港自由港的形象有根本性損壞,希望不會發生」。以完全自由的自由港概念去辯護其實是明顯站不住腳的, 再自由的地方,也不會無限制的接受旅客或移民,或者容許毒品軍火自由出入,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或政府不保障自己市民的利益,適當的限制是絕對為世人所接受 。再者,自由是一種提升人民生活質素的權利,如果因自由而衍生出其他問題,就有需要微調。

作為集團高層,在公開場合要維護集團利益,這點我理解卻不認同, 有時候看到香港人為維護自身利益而舉起牽強的理由說出反智的說話,真是既可恨又可悲,某程度上,香港給這種唯利是圖、金錢掛帥的價值觀害苦了。普遍香港人的心態,很多時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就會支持,惰於思考對自身長遠的影,更遑論思考對社會的影響。最經典的例子,該算是領匯上市。在領匯上市之前,當時有人反對賤賣資產而提請司法覆核,但卻遭一眾投資領匯的投資者扣上「阻人發達」的罪名。依稀記得當年抽新股熱潮正旺,抽中新股似是中了六合彩,今天回望, 所有的領匯加租、過份美化工程、逼走小商戶,其實小市民自己也成了幫兇,我們實在需要反省,特別是那些曾經為了抽新股而鼓勵領匯上市的投資者。

一間上市公司,除了要對自己負責,對顧客負責,還加上了一個第三者 — 要對股東負責。對股東負責就要賺錢,因此領匯加租,完美解為向股東負責。企業上市的概念原意是好的,能為一些需要大量資本的項目進行集資,但時至今天,這方面的意義還在嗎?,市民在意的是可以炒上炒落致富的股票號碼。同一個思路延伸至港鐵的問題,信報五月二十八日〈不按機制加價 股東或發難〉一文提到消息人士指港鐵「必須按照該機制調整票價,否則或有機會遭股東入稟控告」,以這一個技術性理由去支持一個影響民生的公共服務加價決定,是令人相當氣憤又無奈。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實在責無旁貸。記得通過「可加可減機制」之初,港鐵承諾減價,而減價這一著確實得到不少市民支持,在一個民主社會,市民真的要時刻保持警覺。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由小漁港、工業社會發展成今天的金融中心,艱苦的環境因而磨練出我們要努力想辦法為自己為家庭賺錢自強的奮鬥精神。這種思想或許也需要隨著經濟同步轉型,為了自身更多的利益而犧牲大眾的生活質素,似乎並不是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政府、政客、商人、市民,總之香港人的心態需要改變。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說過一句我很欣賞的說話,「追求卓越,成功會跟隨而來」。香港人的民族性似乎完全沒有這種思維。Facebook 成立之初,並不是為了賺錢,賺錢是隨之而來的結果。我認為賺錢可以是個「結果」,也可以是個「手段」,但絕對不應該是「目的」。假如一個年輕人,告訴你其生生活目的是為了賺錢,這種心態這個社會實在太不健康了,賺錢可以因為是追求卓越而自然出現的回報,賺錢又可以是為了成就更大的理想的手段,卻萬萬不可成為生存目標......


發佈於信報論壇

四年一度的夢


四年一次,世界盃向世人展示足球的魅力。今年,南華足主羅傑承先生官非纏身,這位香港球壇改革先鋒退下來後,又有誰明白足球的價值與意義,義無反顧協助香港足球繼續推進?

香港,亞洲國際都會,香港政府如是說。鏡頭一轉,在遙遠的歐洲非洲國度旅遊,碰到陌生人有時人家第一句是跟你Konichiwa, 黃皮膚等於日本人這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植根已久,在偏遠地區仍有人以為香港這個地方日語是官方語言,情況有點像香港人見到南亞裔人,我們總是先想起印度,而甚少先想起斯里蘭卡或巴基斯坦。在國際知名度這個環節上,足球員是極有影響力的外交大使。

多年前跟一位阿根廷人遊北非,陌生人知道他的國籍後,一般都是Messi! Messi! 然後下一句就是Maradona! ,可見球星美斯及馬勒當拿在當地的普及程度可能比民主鬥士哲古華拉還要高。事實上,克里米里事件未發生之前,很多人一聽到烏克蘭想起的都是綽號核彈頭的烏克蘭前鋒舒夫真高;認識非洲國家多哥是因為艾迪巴約;因為杜奧巴才會知道象牙海岸原來已改稱為科特迪瓦,等等。

當然,名聲是很虛浮的,如民望一樣,前特首帶領我們不看重。好,就講講足球運動的商業價值。近來香港銳意發展服務業,先不論政府認為香港仍然能接待更多旅客,就假設香港不在本土接待更多的旅客,我們能否仍然擴大我們的服務業? 關鍵在於服務業輸出。服務業輸出不只限於外傭,或者外派會計師到國內工作,以南美洲為例,2013年上半年共「出口」了5000名足球員,「市值」超過11億美元,而其中巴西與阿根廷佔了3000名足球員,價值大概4億美元,未知價值不菲的美斯於那個財政年度「入帳」。而一個成功的球會創造出來的商機,我想更加不用我多說,曼聯的商業價值,福布斯說有94億美金,跟巴塞的93億相若,這些價值,可以換來減少多少自由行來港?

以上的數字是用來應酬眼裏只有數字的香港人,踢波的人, 心裏流的是一股熱血。這個年頭,很多老一輩人說年輕人很幸福,物質富裕三餐不愁,失業休息父母供養。但這年頭的年輕人同時也很苦,除了金融地產、醫生律師,似乎沒有甚麼行業職業選擇能令身邊的三姑六婆滿意。以喜愛的足球為職業,賺取天價周薪,是多少少年的夢想,沒有適當的土壤,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過後, 盡是無數乾枯的綺夢。

對足球運動的長遠投資,無論如何對香港都是值得的。政府投放6000萬元進行「鳳凰計劃」,我們能否卑微的期望計劃能協助年輕人造夢? 同時,年輕人,本田圭佑加盟AC米蘭,是捱過了世界第一艱苦訓練的洗禮,踏上成功的路是很苦,要有心理準備捱下去。如果美斯出生在香港,憑著美斯的球技與香港自由經濟的土壤,說不定他能把香港球會壯大起來,超越巴塞的商業價值,今天在香港出現的,可能叫美氏力場...... 

刊登於蘋果日報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考察台中埔里酒廠 發展香港觀光工業



一直不太喜歡路訊通,粗暴把廣告客戶資訊塞到乘客耳中,賺到的廣告費又從來不會反映在巴士票價之上,然而,不得不稱讚有時他們的節目很有質素,早前的《香港走出去之黃金新機遇》系列相當有啟發性,節目曾介紹台灣政府大力推動觀光工業—觀光工業是指一些有特色及產業歷史文化的工廠,透過整體重新發展規劃,在製造產品為主的工廠之中,加入旅遊觀光的元素,轉型為以旅遊為主的觀光工廠。觀光工廠切合轉型為知識型經濟的社會,節目中介紹的觀光工廠,就是位於台中的埔里酒廠

和不少朋友談及在香港發展觀光工業,普遍的第一反應都是香港「無地方,不可行」。因工作關係,和幾位香港老字號的負責人討論過,反應不一。觀光工廠在香港屬於新概念,第一位老人家興趣不大,加上工廠早年已搬回國內,老人家倒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與有心人合作把工廠搬回香港。第二位認為觀光工廠乃玩票性質,對實際業務幫助不大。第三位條件頗符合,品牌在香港已差不多有百年歷史,在元朗自設廠房,所有生產程序百分百在香港,原來幾年前他們也研究過與旅行社合作組團參觀工廠,但礙於衛生問題,地區交通問題等等因素擱置了。是次前往台灣埔里酒廠考察,希望可以為香港企業找到借鏡的地方。

台中埔里觀光酒廠

參觀埔里酒廠之前,一直以為可以親身一睹釀酒的過程,並參考他們解決衞生問題的方法。原來,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釀酒與貯酒的地方一概不對外開放﹗我甚至有點懷疑酒是否仍然在這個工廠出產。但無論如何,這無礙絡繹不絕參觀者的興致,產品銷售中心正門的人流顯示器,在五點關門之前數字是在七千幾中跳動,亦即這天累計有七千多名遊客到訪。

酒廠只有兩層開放,地下是產品銷售中心,售賣酒類、酒類副產品與食品。二樓是主展館,進館後首先介紹埔里酒廠的歷史,展覽著酒廠古老的工具與物件,還有酒廠於不同年代因應不同市場及客戶出產的酒品,這一物一瓶都在筆墨以外協助記錄著酒廠的百年故事。往前走是個介紹台灣原住民文化歷史的區域,並有一個角落售賣原住民服飾。穿過原住民角落是一個小酒吧,只要購買紀念小酒瓶一隻,即可免費試飲酒廠產品。繼續前進,到達門牌寫著「一般遊客不開放」的酒窖銀行,身為一般遊客,只能站在門外竊珍藏窖釀之香,右邊的酒甕隧道,兩旁壯觀的放置了上百個老舊酒甕的,紹興酒香撲鼻。未知被薫醉的遊人會否以為自己真走過時光隧道 ,迎面見到的是一輛放滿酒甕的老舊手推車,旁邊還有裝著酒埕的擔挑,原來這是館方安排的裝置設計,供人體驗一下酒伕的工作,也好讓遊客拍照留念。前方的醉酒體驗館是個簡單的斜台,也許小朋友會爭取並享受這跑跳的機會。展覽盡頭的牆壁,寫滿了與酒有關的古詩新句,畢竟千百年來,酒是眾多騷人墨客的靈感來源。拐個彎,展覽的尾聲是一個藝術天地,售賣各種書畫工藝產品之餘,有位駐館藝術家即席揮毫,旁邊放滿了酒甕藝術設計比賽的大大小小得奬作品,七彩班爛的圖案為陳舊的酒甕添上不少生氣。

埔里酒廠的啟示

台灣目前有百多間工廠成功轉型,埔里酒廠作為較為知名與成功的觀光工廠,對香港發展觀光工業絕對具參考價值:

1) 戰略地理位置
埔里酒廠位於中部南投縣,佔據著一個重要的地理位置:西南面是著名風景區日月潭,向東北走是悠閒的清境農場,因此遊客不論是先遊覽台北,或是先到南部阿里山登高,只要有計劃到中部日月潭或清境農場,不少人會在中間站的埔里休息一晚,亦因此會順道參觀埔里酒廠。
某些景點的娛樂性是足夠成為獨立一個參觀目的,譬如是海洋公園或天壇大佛,你很少會聽到人說順道參觀海洋公園。 觀光工廠一般的叫座力不高(網上有人不建議特意到訪埔里酒廠),雖然香港不大,但遊客一般不會花一兩個小時車程去參觀一個不甚著名的景點,反正我們知道觀光工廠叫座力是比不上多啦A夢博物館就是了。因此,在香港考慮發展觀光工廠的時候,我認為在選址已需要考慮連結其他旅遊點,第一個方向是可以考慮依附著名傳統旅遊景點,讓遊客「順道」參觀光工廠;第二個方向是即使觀光工廠位置處於非傳統旅遊地段,透過結合周邊兩三個特色旅遊點,建立旅遊產品組合,可提供讓遊客消磨一天半天的另類選擇。

2) 豐富的觀光內涵
埔里酒廠除了地緣因素吸引遊客到訪,也看得出其刻意安排多元化的設施,提供足夠的觀光內涵讓遊客樂於逗留。分析埔里酒廠的內部的設計安排,設施上大概可以歸類出幾種元素:1)資訊式展覽(如酒廠歷史,釀酒過程、酒的種類), 2)體驗式設施(如醉酒體驗館 、VIP品酒區), 3)互動元素(如踢酒樽遊戲、互動顯示屏), 4)拍照式擺設(如酒甕隧道,酒甕與老舊手推車、酒甕與擔挑),5)購物中心(如原住民服飾、藝術工藝品、酒類及相關食品產品)。
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埔里酒廠的安排,並不代表所有觀光工廠都要包含以上所有元素,而且某些設施勉強安置起來有點不適合,如那以互動顯示屏展示酒廠資料,既難操控,顯得有點為互動而互動,對整體遊客體驗沒有幫助。我認為一個理想的觀光工廠 最少要有足夠的觀光內涵讓遊客逗留一小時,特別是那些地點較為偏遠的景點,才比較容易讓人推薦到訪。

3) 文化藝術的融合
延伸內涵這個話題,上文砍開了埔里酒廠的硬件,其實我認為內裏的軟件更巧妙。埔里酒廠在正門寫著「酒文化館」,開宗名義打文化牌,其實一個產業在地區有一定的歷史,對該地區的文化自然有相互影響,這種文化關係是有深度的素材,能吸引高質素遊客的興趣。埔里酒廠羅列與酒有關的詩詞歌賦展示中國千百年來的酒文化,既宏觀的詳細講解紹興酒在當地的興衰,又集中講述其特式產品狀元紅、女兒紅的背景與故事,為他們的產品增添了不少故事性。
另一方面,也不知是台灣人已把藝術融入生活之中,還是經過精明的商業計算,展館的藝術廊除了有不同的特色藝術工藝品售賣,竟然還有駐場藝術家,為展館增添了幾分風雅。 文化與藝術,的確有把普通商品昇華至另一個層次的魅力,在發展我們的本土特色產業之時,值得考慮適當的融入這兩種元素。

4) 創新多元產品
文化與藝術並不一定讓人致富,而埔里酒廠商業上的成功,我看是歸功於他們用心的開發新產品,圍繞著酒這核心產品,創造了不同口味的酒雪條、酒香腸、酒蛋、酒滷味,其中酒蛋真的很有驚喜,難怪令遊人都大包小包的離場,雖未至於會為此而刻意再遊舊地,但也確實令人印象深刻難忘。
反觀香港,暢銷的產品大多是進口貨,奶粉、化妝品、名牌、日用品,都是依靠香港的產品安全與相對低廉的價格支撐著。發展觀光工廠,理應同時發展本土特色產品,為遊客的到訪與消費提供另一個充分的理由。

香港發展觀光工業

參考完埔里酒廠的經驗,再回看香港這片土地,我們連最有叫座力的李小龍故居或博物館都容不下,觀光工廠這等佔地相對較廣的產業驟眼看似乎真的很難成事。但早前報章介紹中環區一間私人設立的皇家博物館,免費展覽著貴重的沉香擺件,證明在香港民間有心人的力量是很大的。產業而言,第一個令我感興趣的是造香業,須知道香港之所以名為香港,其中一個說法是香港盛產香木,至今仍可見不法之徒偷伐野生沉香木,我們曾經又是檀香的轉口中心,造香業因此該是本土故事性最強的一個行業,可恨香港似乎已經沒有造香工場,造香業相信已經全面撤離香港,在香港發展造香觀光工廠似乎並不可行。

以地方的角度出發,令我想起位於西貢的和發興酒廠,大概一年前,與酒廠第三代老闆李國海海哥接觸,通過電話證實酒廠已經停止營運, 酒廠是連地皮由李氏家族私人擁有, 當時正與發展商商討賣盤。香港五六十年代中國白酒業曾經百花齊放,喜宴一般都要以白酒宴客,然而舶來洋酒衝擊之下,現今碩果僅存的白酒品牌只有一兩間。其實和發興本身擁有酒牌,這個地方本身是營運觀光酒廠的最佳地方,可惜地皮有價,而一間酒廠的投資額頗大,回本期亦長,恐怕成事要等待有資本而又有熱誠的投資者這等奇蹟出現。只是事隔差不多一年,也許地皮早已變成豪宅了。

另一個浮現腦海的地點,是大嶼山的昂平茶園,可能大家不知道,香港原來是有出產茶葉的。昂平茶園的故事,我是從一篇雜誌報導得悉的,在大佛的旁邊,竟然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英國大律師偶然到訪大嶼山,愛上了昂平茶園前身的一片荒蕪土地,因此積極開懇荒地,建立茶園,並把有問題的邊青與釋囚安頓到莊園之中工作與生活。昂平茶園佔盡地利優勢,而據文章指出大部份的茶樹都因人手不足而荒廢,甚是可惜。中國人喜歡茶,茶亦可以是高增值的特色行業,雖然香港海拔不高,本土生產的茶葉不是最優質,但以品牌營運的第一條金科玉律「獨特性」來看,昂平茶園的香港茶葉潛力無限,只要有適當的投資重新設計規劃,相信定可保存這相信是香港唯一的茶園。

拋磚引玉
由普通工廠轉型至觀光工廠,既可保存有產業特色及歷史的本土製造業,又可在香港這片一直被指控單一化商場模式,缺乏本土特色景點的地方增添一點新元素,在傳統遊客地區以外開辟新景點,更可疏導人滿之患的中心地區。拙文嘗試拋磚引玉,不期望有政府支援幫助,只望熱愛香港的有心人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也許觀光工廠可以為香港帶來一點新出路。

投稿於信報論壇


相關資料:
1) 路訊通介紹埔里酒廠
http://www.roadshow.hk/rs-tv/rstv-society/item/14352.html
2) 和發興酒醋廠
http://lmkhea.blogspot.hk/2011/08/blog-post_14.html
3) 昂平茶園
http://waikin8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424675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一炷香的時間 ﹣ 專訪梁永盛香莊第四代梁炳培先生

一炷香的時間 ﹣ 專訪梁永盛香莊第四代梁炳培先生



前言:
又是一段老掉牙的故事,老字號、高質素產品、幸運的話或許有一小陣熱潮,然後,就再沒然後。香港人或許已經聽得麻木了,如果你覺得悶的話,或者可以站起來多走一步,延續那一炷香的時間......



梁永盛的故事
梁永盛香莊,總店座落於皇后大道西, 但在老店林立的西環,其實很難留意到這間表面破舊,作風低調的百年老字號。即便你碰巧路過,用智能手機於網絡搜尋「梁永盛」三個關鍵字,仍是沒有太多資料,正值品牌復興計劃想找一間老香莊合作,順道以這個訪問填補網絡世界中這一點的空白。 在準備訪問的時候,一直在想像著創辦人梁永盛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又有怎樣的一個建立出百年香莊的傳奇故事。

可否介紹一下梁永盛先生是如何創立梁永盛香莊,我問。
「吓?無梁永盛呢個人喎。」
一言驚醒,永盛永盛,是指希望梁家永世昌盛的意思,並不存在梁永盛這個人,立刻聯想起中國人的姓名乃父母所賜,不會經常被直呼其名,一般朋友會以「字」或「號」稱之。以同一思路發展,市面上其他香莊,譬如梁永馨香莊,梁大馨香莊,該有相同的意思。

梁炳培先生是廣東新會人,梁永盛香莊是梁耀帖先生於 1827年在廣州成立,並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搬到香港,祖父梁則之先生是品牌的第二代,父親梁金滙先生接手為第三代,而年屆六十的梁炳培則為第四代。有趣的是,據梁生所述,梁生自己也並不清楚和創辦人有何親戚關係,「或者係鄉里吧﹗」我笑道。
梁永盛的故事, 實在可以低調兩個字概括,梁生坦言自己瞭解不多,甚至梁永盛這個家族事業,一開始梁生也不是太願意接手,只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在外打工的梁生被父親召回店內幫忙,正如父親被爺爺抓回店舖幫忙一樣。肩負起一個百年家族事業的背後,沒有激情,只是如輕煙一樣的淡淡故事。

此時,梁生在辦公室內點起電子香爐,紫砂般的電爐上放著幾塊檀香原木,檀香的底部微微因熱力而變得焦黑,店子內彌漫著一股寧神的香氣。

一炷清香,對我們香港人來說是有著一段頗為微妙的關係。「香港」得名的由來,是因為香港出產土沉香,曾經是沉香出口的重要城市。現在我們郊外亦有不少野生土沉香,惹來不少不法之徒覬覦,久不久便傳出有人偷伐野生沉香的新聞。除沉香可以製香之外,另一種原料就是檀香,檀香有不少產地,印度、中國、越南、澳洲等等,梁生最喜歡的檀香產地在印度。檀香的樹齡越久,所沉積的香油層越厚,而檀香獨有的香味就是從這香油而來的,但檀香油是靠時日累積的,年份不足,香味自然稍遜, 因此,即使如澳洲等地地方保育意識強, 檀香種植場有規劃地分配好,收成及種植都很有系統,所出產的檀香都比不上野生的老樹。梁永盛的四種主要產品,除了沉香、檀香,還有十多種藥材混合而造成的草藥香,以及西藏香,西藏香乍聽起來有點神秘,其實是添加香水的香水香,香味濃得隔著包裝袋也嗅得到,雖說不是天然香,但梁永盛用料也不苟且,用上法國香水。

一炷清香的誕生
那到底一支香是如何造成的?天然的檀香木首先要經過三部機械,第一部機械將原塊檀香木打成細塊,第二部機械由細塊打成粒狀,第三部機械打成精細粉狀。製成的檀香粉會混合一種香膠,以增加檀香的黏性以便成形,包裹在竹枝之上,最後再搓成線香。
而造線香有兩大類方法,第一種稱為「淋香」,意即把一捆造香的竹枝放到載滿香粉圓桶,把香粉淋上竹枝之上,這方法有效率,但損耗原材料多,適用於較低端的檀香種類。
另一種手法稱為「挪香」,以竹枝在工作平台上搓上香粉,效率較低但不會損耗原材料,故用於較昂貴的檀香。

線香成形後,下一個工序要放置於天然陽光底下曬至乾身,當遇上雨天或黃梅潮濕時節,老闆與工人像睇天做人的農夫一樣無可奈何,無法工作。也許你會問,在二十一世紀科技發達的社會,竟然會有工場因為下雨而不能開工這等匪夷思的事,難道沒有其他先進一點的方法?答案是有的,大工場的做法是使用焗爐把線香烘乾, 這樣晴天雨天也不會影響生產,但梁生指出,以天然陽光曬的檀香的香氣會比較馥郁厚重,原來焗爐雖然能快速地把線香烘乾,但同時亦會把香油焗走,同時帶走了梁生所描述檀香那種應有的「甜」味,所以說天然生曬的檀香比人工烘焗的檀香更優質也絕不為過。梁永盛的檀香,一般都會在製成後存放三個月才推出門市售賣,梁生發現把剛製起的檀香存放一段時間才出售,檀香會點燃出更香的氣味,好學的我追問原因, 原來梁生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純粹是經驗之談,他估計也許是因為進一步變得乾身,或者是其他的化學反應吧。

梁永盛的造香工場,在香港工業北移的時候已遷回國內,工場的地點正是梁生的家鄉新會。除了是老一輩人飲水思源的想法,希望把發展機會都帶回家鄉,另一個原因是家鄉人脈比較熟絡,行事或招聘都比較容易。在新會的工場,除了天然生曬,梁永盛一直按傳統做法人手造香。也許你腦海會立刻浮出與我相的疑問,「香,燒嫁喎﹗咁都有分別?」在高級工藝品的世界,差不多先生是一個殺手,殺盡不少曾經叱咤一時的精品。堅持,才會有質素。人手製造的麵包會鬆軟一點,原來造香也一樣,同樣的原材料,同樣的份量,以機械取代人手會把香壓得死實,影響香的味道。一種味道,如同一個物種,消失了,就永不會回來。

梁永盛的將來
時人對焚香的態度,總是有戒心的,事關坊間太多關於點燃香燭會釋出有害物質的報導。香港以往一直在生產高質素產品方面領先,幾十年前,國內不少香燭都是用人工物料合成的,梁生憶述,國內的人習慣了人工合成香的味道,初次聞到梁永盛的天然香,起初反而是不習慣,到後來認清了這才是天然清香。

國內堀起,行家的生意做得不錯,但梁永盛主要做香港市場,對於梁永盛的將來,梁生並不樂觀。為保存獨有的香味,梁生希望他們出品的香能保持以手工製造,然而造香過程不單會吸入香粉,而且長時間工作會令指頭變黃,並不是優差, 在國內工人招聘困難的大環境下,招聘越見困難,另一方面,梁生訓練過不少工人,有不少很勤奮但卻做不到他的要求,後來他意識到造香需要的是種近乎工匠製造工藝品手感,一搓一捏一壓,技巧可以教授但最後還需要工人領悟,而那種微控所有製成品都一致的觸覺,都並不是將勤可以補回來的。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梁永盛製造上等檀香的難度。再加上梁永盛堅持只用優質天然檀香,而上等原料的供應減少變得越來越貴,檀香價格一路飆升,他們買下的原料存貨雖然可以用上幾年,但原料存貨用盡之日,成本上升必定影響定價,屆時恐怕老顧客無力負擔。

一如大部份的老字號,梁永盛從不賣廣告,名氣如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偶爾有名人如蔡瀾先生等人光顧,寫上一兩段關於焚香寫作這文人高雅玩意的文字,其中介紹的所用香品會引起一陣搶購熱潮,而天然材料生產的產品卻不能突然增加供應,買不了又惹來埋怨,間歇性的熱潮,無助事業持續的發展。

訪問時適逢清明時份,以為梁生在這段時間會較為忙碌,後來才知梁永盛客戶主要以佛堂、廟宇為主,個體客戶次之,因此清明、重陽並不如想像中的客似雲來,當然老一輩人亦有點香的習慣,「年尾會多少少人黎,老人家年尾會黎買香。」梁生道。 差不多兩小時的訪問,眼見來光顧的客人寥寥可數,不禁要梁生透露一下他們的產量與營業額, 梁生笑言「無統計過產量,營業額夠養活工人吧﹗」原來,皇后大道西的總店已經售出,將來會遷到油麻地的店舖,梁生直言舊建築物老舊,維修困難,重建是有需要的。 梁生的子女,暫時無意接手家族事業,這百年老香莊的命運,梁生坦然面對,來日只期望仍能與三五知己識貨之人,圍爐品香,點燃起梁永盛名香,化作一縷輕煙徐徐升起,優雅的飄遠......





後語-檀香冷知識:

黃香與白香

一般坊間所見的檀香是黃色的(圖右),但檀香原本的顏色是偏白(圖左),梁永盛盡量希望不添加人工黃色素,但始終有老一輩人過年時嫌白香意頭不吉,因此梁永盛亦有製造傳統黃色香讓老人家安心。


一炷香的時間

到底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梁生笑說所謂一炷香的時間其實不盡相同。從前佛堂或道堂的人頌經,在旁邊點上一炷香以寧神靜心,同時亦是計算頌經時間的工具。因此在造一支香的時候,以份量去控制點燃的時間,由左至右,依次為半小時,四十五分鐘、一小時、一小時半、兩小時、三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