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奢侈的世界




( - 人類演化的過程騰空了雙手,現在卻被公事包佔據 - )


一直想寫這個關於奢侈品的話題。

熟識我的朋友都可能知道,當天我決定到歐資品牌顧問公司工作,一個重要原因是眼見中國人香港人在廣東道排隊買Prada買Gucci買LV,我思考著,到底外國人有何魔力創造出令世人如此著迷的產品?要一個中國人舉出一個他喜愛的意大利品牌,相信不是一件難事;但相反要一個意大利人舉出一個香港品牌或中國品牌,本身已經不是件容易的事,更遑論要他們舉出一個喜歡的中國品牌,我懷疑這樣一的個品牌並不存在。

奢侈品,能夠令人著了魔地追逐,讓人把賺來的錢不斷的進貢,實在十分奇妙。做生意的人都想擠進市場分一杯羹,亦因此行內關於奢侈品的調查研究個案分析多不勝數,然而對行外普羅來說,在廣告以外的認識反而不多。淺談一下雄霸著整個奢侈品市場的幾個國際集團,或者也有點意思。

一般而言,我們談及全球三大奢侈品集團,說的是 LVMH 路易威登 ‧ 酩悅軒尼詩集團, Richemont 歷峰集團及 Kering開雲集團(前稱PPR 巴黎春天)。

為了寫這篇文章,特意搜集一下三個集團市值的資料,本意是確認一下準確性。找到了德勤二零一四年的奢侈品研究報告,發覺排名跟我想像中有少許出入。排名第一的LVMH跟第二的 Richemont 沒有甚麼意外,第三位是Estee Lauder集團,第四位是 Luxottica 集團,第五位是Swatch 集團,第六位才是Kering。

Estee Lauder品牌廣為人知,核心業務為化妝品,可能化妝品一般不納入為奢侈品,所以儘管原來集團市值排名甚高,但討論奢侈品集團時一般都不會談及Estee Lauder。Luxottica 集團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反而對集團旗下品牌如Ray-ban 比較熟悉,Ray-ban 是美國高端眼鏡品牌,Luxottica 是據我所知少數意大利企業仍有這種本事這種幹勁去收購外國高端品牌,如果有留意奢侈品牌易手的消息,近十年意大利只有一個一個高端品牌拱手相讓予他國的份兒,說來唏噓。回說Luxottica, 由於集團核心業務為眼鏡,可能因此人們較少用以與其他主力做皮具時裝的奢侈品集團比較,即使他們可以說是壟斷了整個高端眼鏡的市場。提起Swatch ,令人想起的色彩繽紛的塑膠錶,可能有人會問,他們也算是奢侈品品牌?事實上,他們品牌組合之中,有不少尊貴奢侈品級的手錶品牌如Breguet或Blancpain,而Breguet有何來頭?陀飛輪手錶就是由Breguet先生發明的。Swatch成立之初,主力產品是較為大眾化的手錶,在八十年代團結起瑞士鐘錶業,並挽回了當年受外國品牌衝擊的頹勢,因此成就了今天Swatch奢侈鐘錶集團的地位。

德勤的報告用的是二零一二年的銷售數據作排名,而第五位的Swatch跟第六位Kering的銷售只相差大概四億美金,而二零一三年Kering 做了不少併購活動,相信銷售增加了不少,因此早前提及的全球三大奢侈品牌的說法大概是成立的(註:雖然Swatch同年也收購了珠寶品牌Harry Winston......)。

LVMH 路易威登 ‧ 酩悅軒尼詩集團 (法國)

很長的中文名字,事緣 LVMH 是由個三個法國品牌併購之下的產物,LV 不用多說,這響亮的名字不知是多少人認識的第一個法文字!M是指 Moët & Chandon ,一個屬於國際香檳龍頭的法國香檳品牌;H 是 Hennessy, 知名法國白蘭地干邑品牌,1971 年 Moët & Chandon 與 Hennessy合併變成 Moët Hennessy,1987年再與LV合併,變成今天的LVMH。今天亦有人簡稱為路威酩軒。

(順帶一提,酩悅這個中文名字我認為是神級之作,古典而優雅,關於外國品牌的中文命名,可參閱我關於外國品牌中文命名的舊作 〈中文命名的藝術:跨越文化的長城〉)

雖然奢侈品品牌有很多,但其實跟很多產業一樣,不同的牌子都受幾個跨行業大集團控制著,LVMH旗下的服裝及皮具品牌有Louis Vitton,Dior, Marc Jacobs, Celine, Givenchy,Kenzo等等,珠寶鐘錶品牌有Hublot, TAG Heuer, Zenith等等,高端零售點則控制了DFS。查看網上資料才知道,原來Duty Free Shoppers (DFS) 是1960年由美國人在香港創辦的,佔據了機場免稅零售店的有利位置,DFS的議價能力可是相當的高,據說不少其他奢侈品名牌也要讓他們三分。

LVMH輝煌的併購歷史,殘酷地反映出法國比意大利在奢侈品業表現得更出色,自十多年前2000年收購了意大利時裝品牌Emilio Pucci 開始,LVMH不斷收納意大利的奢侈品品牌於集團旗下, 2001 收購了時裝品牌Fendi及香水品牌Acqua di Parma, 2011年收購了珠寶品牌 Bulgari, 2012 年收購了Berluti, 上年2013年有高級Cashmere毛衣品牌Loro Piana, 甚至連創辦於米蘭的高級咖啡店Cova也被LVMH「不務正業」地收購了。

關於LVMH酒業那一部份, 或許留待他日有機會寫「國際酒業集團」再談。

Richemont 歷峰集團 (瑞士)
奢侈品集團排名第二位的Richemont,核心業務是鐘錶。高端鐘錶的代名詞是瑞士,這一點就算是奢侈品大國法國也追不上,源自法國的珠寶及鐘錶品牌Cartier, 這次輪到為這瑞士集團所擁有。Richemont 其他為人所共知的手錶品牌,就算你未在大商場路過留意到,也肯定在電視廣告或平面廣告中聽過見,譬如是IWC萬國錶 ,Jaeger-LeCoultre 積家,Piaget 伯爵,Vacheron Constantin 江絲丹頓,比較年輕而有個性的品牌有Roger Dubuis,Roger Dubuis 的獨特之處,在於其所有出品均印有瑞士印記(Hallmark of Geneva)。瑞士印記是瑞士鐘錶業的最高標準,所有工序都要百分百於瑞士進行,並符合嚴格的精密度測試,雖然其他品牌譬如 Vacheron Constantin 每年都有產品能獲到瑞士印記的資格,Roger Dubuis 是目前唯一一間鐘錶製造商所有出品都有這項榮耀的資格。

以上所述的鐘錶品牌都是瑞士品牌,Richemont 旗下還有意大利品牌Panerai,產量較少的有德國品牌A. Lange & Söhne,至於同屬德國的Montblanc,手錶業務較遲起步可能較少人認識,最悠久的業務是墨水筆,全黑筆身上的白色星星標記最為著名,上一輩人稱「白頭翁」。

令Richemont與香港帶上關係的,是服裝品牌Shanghai Tang上海灘。鄧肇堅後人鄧永鏘爵士,1995年以中國長衫風格為創作核心,創立高級服裝品牌上海灘,經營4年,在1998年出售予Richemont,至今仍是Richemont旗下品牌。在以往工作經驗之中,體會到「中國元素」仍是令人趨之若鶩的主題:高尚的有希望把中國文化發揚光大的中國人,或是深受中國文化感動加以創造演繹的外國人;低端的有一堆粗糙亂用中國文化老本賺外國人錢的中國產品,或是一眾硬生加插中國味道以便在華掘金的外國品牌。儘管知名如上海灘,要透過這種中國傳統風格的服飾去宏揚中國文化,走起的路仍是波折重重,賣盤後,也不再有甚麼暇想了。

Kering開雲集團 (前稱 PPR 巴黎春天)
於上年2013年才正式易名的Kering, 前身 PPR 於1999年收購意大利服裝及皮具品牌Gucci,正式踏入奢侈品集團的行列,至今Gucci仍然是集團的現金牛 (Cash Cow)。Kering 旗下有服裝品牌Balenciaga巴黎世家,珠寶品牌Boucheron,瑞士鐘錶Girard-Perregaux芝柏 及Jean Richard,還有不算奢侈的Puma。

對意大利品牌的收購則由Gucci 開始,2001 年收購皮具品牌Bottega Veneta,2012 年服裝品牌Brioni ,2013年珠寶品牌Pomellato。

2012 年,Kering 的品牌組合多了一點香港足跡,由華裔設計師陳瑞麟於香港創立的珠寶品牌Qeelin正式被收購。Qeelin 於2004年首次於巴黎面世,由張曼玉戴著Wulu 葫蘆形鑽石耳環出席康城影展,讓Qeelin演繹中國傳統元素的嶄新手法,及法國珠寶的工藝技術受到國際認同,迅速擠身國際高級珠寶的圈子。

走筆至此,差不多可以為本文下一個副標題「法國的雄霸天下與意大利皇朝的衰落」,對於一個意大利的忠實擁躉來說,看著意大利割讓一個又一個家當,真的不勝唏噓。若再要數下去,只能多嘆兩三聲氣,意大利跑車Lamborghini 林寶堅尼 1998年賣了給德國的Audi。Ducati貴為電單車界的法拉利, 2012賣給了Lamborghini,雖然帳面上是賣給意大利品牌,卻怎樣也無法淡化最終也是賣給了德國人......

隨著中國的堀起,不單有本錢買外國名牌,甚至是買起外國名牌,譬如早前意大利高級遊艇集團Ferretti 法拉帝就給中國的生產動力引擎的濰柴動力買起了。要成就一個奢侈品品牌,需要相當大的財力支持,但即使有了財力,就不等於可以營運好一個品牌。法國人有本事讓意大利人引以自豪的品牌放手,除了錢財還靠法國人本身的美感與品味,而我們中國人靠的大概只有財力。在培養生活品味與建立高端品牌這個課題上,我國還有一段相當漫長的路要走。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我支持香港電視申領本地免費電視牌照




通訊事務管理局局長大鑒:

本人就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再次申領本地免費電視節目服務牌照的申請作出深入思考,認為政府給予香港電視免費電視牌照對香港市民及整體社會都大有裨益,因此表示絕對的支持。相關理據如下:

1) 促進文化及創意產業的發展
文化及創意產業是政府曾經提及六大優勢產業之首,於2012年提供了約二十萬就業職位,創造了九百多億的增加價值,貢獻本地GDP約5% , 現屆特首梁振英亦曾表示重視創意產業發展。電視台作為創意產業重要的一部份,所需要的投資極大,香港電視的巨額投資,無疑能令寂靜多時的香港電視業變得重拾昔日的蓬勃,把香港創意產業做大做強做多做好。本人不期望香港政府有如南韓政府的遠見或魄力,投資各項措施扶助本土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然而假如政府仍以各種不合理的理由去扼殺一個熱心商人對創意產業的投資,實屬不智。

2)文化輸出帶動實體經濟
八九十年代,香港的電視電影吸引力冠絕東南亞, 電視節目對文化輸出發揮了強大的影響力,華東華南地區偶有聽得懂廣東話的人,不少都是因為是香港電視節目的擁躉。時至今天,戴上這光環的是韓國,韓國文化的熱潮,帶動了韓國衣食住行所有行業,不論是食物、服飾、化妝品、電子產品,只要和韓國拉上關係,都有大量香港及中國同胞追捧。更甚的是,韓國的演藝人員,由歌手、演員以至健康舞舞蹈員,輸出娛樂服務為韓國賺取不少外匯。發揚本土文化,讓人追捧香港牌子香港貨,服務業輸出,這些本人都寄望於熱心人投資製作高質素的本土電視節目,假如政府有心阻撓,實在是與民為敵。

3) 香港人的選擇
普選要流血流汗爭取我理解,作為小市民,我們真的想看高質素的電視劇而已,局長/特首,這要求很過份嗎?

敬頌
鈞安


升斗小市民
YM Chan 謹啟



呼籲:
請即行動﹗
意見發表截止日期;17/7/2014
通訊事務管理局電郵:consultation-hktv@ofca.gov.hk


發佈於 主場新聞


2014年5月31日 星期六

香港人的思想需要同步轉型 - 回應信報〈吳天海︰變相「封港」損形象〉一文

信報五月三十日報導九倉副主席吳天海反對限制自由行旅客,提出變相「封港」損形象,認為「不應限制自由行旅客人數,否則會破壞香港的自由港形象」,又認為「對香港自由港的形象有根本性損壞,希望不會發生」。以完全自由的自由港概念去辯護其實是明顯站不住腳的, 再自由的地方,也不會無限制的接受旅客或移民,或者容許毒品軍火自由出入,世上沒有一個國家或政府不保障自己市民的利益,適當的限制是絕對為世人所接受 。再者,自由是一種提升人民生活質素的權利,如果因自由而衍生出其他問題,就有需要微調。

作為集團高層,在公開場合要維護集團利益,這點我理解卻不認同, 有時候看到香港人為維護自身利益而舉起牽強的理由說出反智的說話,真是既可恨又可悲,某程度上,香港給這種唯利是圖、金錢掛帥的價值觀害苦了。普遍香港人的心態,很多時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就會支持,惰於思考對自身長遠的影,更遑論思考對社會的影響。最經典的例子,該算是領匯上市。在領匯上市之前,當時有人反對賤賣資產而提請司法覆核,但卻遭一眾投資領匯的投資者扣上「阻人發達」的罪名。依稀記得當年抽新股熱潮正旺,抽中新股似是中了六合彩,今天回望, 所有的領匯加租、過份美化工程、逼走小商戶,其實小市民自己也成了幫兇,我們實在需要反省,特別是那些曾經為了抽新股而鼓勵領匯上市的投資者。

一間上市公司,除了要對自己負責,對顧客負責,還加上了一個第三者 — 要對股東負責。對股東負責就要賺錢,因此領匯加租,完美解為向股東負責。企業上市的概念原意是好的,能為一些需要大量資本的項目進行集資,但時至今天,這方面的意義還在嗎?,市民在意的是可以炒上炒落致富的股票號碼。同一個思路延伸至港鐵的問題,信報五月二十八日〈不按機制加價 股東或發難〉一文提到消息人士指港鐵「必須按照該機制調整票價,否則或有機會遭股東入稟控告」,以這一個技術性理由去支持一個影響民生的公共服務加價決定,是令人相當氣憤又無奈。政府作為港鐵大股東,實在責無旁貸。記得通過「可加可減機制」之初,港鐵承諾減價,而減價這一著確實得到不少市民支持,在一個民主社會,市民真的要時刻保持警覺。

香港缺乏天然資源,由小漁港、工業社會發展成今天的金融中心,艱苦的環境因而磨練出我們要努力想辦法為自己為家庭賺錢自強的奮鬥精神。這種思想或許也需要隨著經濟同步轉型,為了自身更多的利益而犧牲大眾的生活質素,似乎並不是個可持續的發展模式。政府、政客、商人、市民,總之香港人的心態需要改變。電影〈作死不離3兄弟〉說過一句我很欣賞的說話,「追求卓越,成功會跟隨而來」。香港人的民族性似乎完全沒有這種思維。Facebook 成立之初,並不是為了賺錢,賺錢是隨之而來的結果。我認為賺錢可以是個「結果」,也可以是個「手段」,但絕對不應該是「目的」。假如一個年輕人,告訴你其生生活目的是為了賺錢,這種心態這個社會實在太不健康了,賺錢可以因為是追求卓越而自然出現的回報,賺錢又可以是為了成就更大的理想的手段,卻萬萬不可成為生存目標......


發佈於信報論壇

四年一度的夢


四年一次,世界盃向世人展示足球的魅力。今年,南華足主羅傑承先生官非纏身,這位香港球壇改革先鋒退下來後,又有誰明白足球的價值與意義,義無反顧協助香港足球繼續推進?

香港,亞洲國際都會,香港政府如是說。鏡頭一轉,在遙遠的歐洲非洲國度旅遊,碰到陌生人有時人家第一句是跟你Konichiwa, 黃皮膚等於日本人這個概念在他們心目中植根已久,在偏遠地區仍有人以為香港這個地方日語是官方語言,情況有點像香港人見到南亞裔人,我們總是先想起印度,而甚少先想起斯里蘭卡或巴基斯坦。在國際知名度這個環節上,足球員是極有影響力的外交大使。

多年前跟一位阿根廷人遊北非,陌生人知道他的國籍後,一般都是Messi! Messi! 然後下一句就是Maradona! ,可見球星美斯及馬勒當拿在當地的普及程度可能比民主鬥士哲古華拉還要高。事實上,克里米里事件未發生之前,很多人一聽到烏克蘭想起的都是綽號核彈頭的烏克蘭前鋒舒夫真高;認識非洲國家多哥是因為艾迪巴約;因為杜奧巴才會知道象牙海岸原來已改稱為科特迪瓦,等等。

當然,名聲是很虛浮的,如民望一樣,前特首帶領我們不看重。好,就講講足球運動的商業價值。近來香港銳意發展服務業,先不論政府認為香港仍然能接待更多旅客,就假設香港不在本土接待更多的旅客,我們能否仍然擴大我們的服務業? 關鍵在於服務業輸出。服務業輸出不只限於外傭,或者外派會計師到國內工作,以南美洲為例,2013年上半年共「出口」了5000名足球員,「市值」超過11億美元,而其中巴西與阿根廷佔了3000名足球員,價值大概4億美元,未知價值不菲的美斯於那個財政年度「入帳」。而一個成功的球會創造出來的商機,我想更加不用我多說,曼聯的商業價值,福布斯說有94億美金,跟巴塞的93億相若,這些價值,可以換來減少多少自由行來港?

以上的數字是用來應酬眼裏只有數字的香港人,踢波的人, 心裏流的是一股熱血。這個年頭,很多老一輩人說年輕人很幸福,物質富裕三餐不愁,失業休息父母供養。但這年頭的年輕人同時也很苦,除了金融地產、醫生律師,似乎沒有甚麼行業職業選擇能令身邊的三姑六婆滿意。以喜愛的足球為職業,賺取天價周薪,是多少少年的夢想,沒有適當的土壤,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過後, 盡是無數乾枯的綺夢。

對足球運動的長遠投資,無論如何對香港都是值得的。政府投放6000萬元進行「鳳凰計劃」,我們能否卑微的期望計劃能協助年輕人造夢? 同時,年輕人,本田圭佑加盟AC米蘭,是捱過了世界第一艱苦訓練的洗禮,踏上成功的路是很苦,要有心理準備捱下去。如果美斯出生在香港,憑著美斯的球技與香港自由經濟的土壤,說不定他能把香港球會壯大起來,超越巴塞的商業價值,今天在香港出現的,可能叫美氏力場...... 

刊登於蘋果日報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考察台中埔里酒廠 發展香港觀光工業



一直不太喜歡路訊通,粗暴把廣告客戶資訊塞到乘客耳中,賺到的廣告費又從來不會反映在巴士票價之上,然而,不得不稱讚有時他們的節目很有質素,早前的《香港走出去之黃金新機遇》系列相當有啟發性,節目曾介紹台灣政府大力推動觀光工業—觀光工業是指一些有特色及產業歷史文化的工廠,透過整體重新發展規劃,在製造產品為主的工廠之中,加入旅遊觀光的元素,轉型為以旅遊為主的觀光工廠。觀光工廠切合轉型為知識型經濟的社會,節目中介紹的觀光工廠,就是位於台中的埔里酒廠

和不少朋友談及在香港發展觀光工業,普遍的第一反應都是香港「無地方,不可行」。因工作關係,和幾位香港老字號的負責人討論過,反應不一。觀光工廠在香港屬於新概念,第一位老人家興趣不大,加上工廠早年已搬回國內,老人家倒是希望有生之年可以與有心人合作把工廠搬回香港。第二位認為觀光工廠乃玩票性質,對實際業務幫助不大。第三位條件頗符合,品牌在香港已差不多有百年歷史,在元朗自設廠房,所有生產程序百分百在香港,原來幾年前他們也研究過與旅行社合作組團參觀工廠,但礙於衛生問題,地區交通問題等等因素擱置了。是次前往台灣埔里酒廠考察,希望可以為香港企業找到借鏡的地方。

台中埔里觀光酒廠

參觀埔里酒廠之前,一直以為可以親身一睹釀酒的過程,並參考他們解決衞生問題的方法。原來,解決的方法很簡單,就是釀酒與貯酒的地方一概不對外開放﹗我甚至有點懷疑酒是否仍然在這個工廠出產。但無論如何,這無礙絡繹不絕參觀者的興致,產品銷售中心正門的人流顯示器,在五點關門之前數字是在七千幾中跳動,亦即這天累計有七千多名遊客到訪。

酒廠只有兩層開放,地下是產品銷售中心,售賣酒類、酒類副產品與食品。二樓是主展館,進館後首先介紹埔里酒廠的歷史,展覽著酒廠古老的工具與物件,還有酒廠於不同年代因應不同市場及客戶出產的酒品,這一物一瓶都在筆墨以外協助記錄著酒廠的百年故事。往前走是個介紹台灣原住民文化歷史的區域,並有一個角落售賣原住民服飾。穿過原住民角落是一個小酒吧,只要購買紀念小酒瓶一隻,即可免費試飲酒廠產品。繼續前進,到達門牌寫著「一般遊客不開放」的酒窖銀行,身為一般遊客,只能站在門外竊珍藏窖釀之香,右邊的酒甕隧道,兩旁壯觀的放置了上百個老舊酒甕的,紹興酒香撲鼻。未知被薫醉的遊人會否以為自己真走過時光隧道 ,迎面見到的是一輛放滿酒甕的老舊手推車,旁邊還有裝著酒埕的擔挑,原來這是館方安排的裝置設計,供人體驗一下酒伕的工作,也好讓遊客拍照留念。前方的醉酒體驗館是個簡單的斜台,也許小朋友會爭取並享受這跑跳的機會。展覽盡頭的牆壁,寫滿了與酒有關的古詩新句,畢竟千百年來,酒是眾多騷人墨客的靈感來源。拐個彎,展覽的尾聲是一個藝術天地,售賣各種書畫工藝產品之餘,有位駐館藝術家即席揮毫,旁邊放滿了酒甕藝術設計比賽的大大小小得奬作品,七彩班爛的圖案為陳舊的酒甕添上不少生氣。

埔里酒廠的啟示

台灣目前有百多間工廠成功轉型,埔里酒廠作為較為知名與成功的觀光工廠,對香港發展觀光工業絕對具參考價值:

1) 戰略地理位置
埔里酒廠位於中部南投縣,佔據著一個重要的地理位置:西南面是著名風景區日月潭,向東北走是悠閒的清境農場,因此遊客不論是先遊覽台北,或是先到南部阿里山登高,只要有計劃到中部日月潭或清境農場,不少人會在中間站的埔里休息一晚,亦因此會順道參觀埔里酒廠。
某些景點的娛樂性是足夠成為獨立一個參觀目的,譬如是海洋公園或天壇大佛,你很少會聽到人說順道參觀海洋公園。 觀光工廠一般的叫座力不高(網上有人不建議特意到訪埔里酒廠),雖然香港不大,但遊客一般不會花一兩個小時車程去參觀一個不甚著名的景點,反正我們知道觀光工廠叫座力是比不上多啦A夢博物館就是了。因此,在香港考慮發展觀光工廠的時候,我認為在選址已需要考慮連結其他旅遊點,第一個方向是可以考慮依附著名傳統旅遊景點,讓遊客「順道」參觀光工廠;第二個方向是即使觀光工廠位置處於非傳統旅遊地段,透過結合周邊兩三個特色旅遊點,建立旅遊產品組合,可提供讓遊客消磨一天半天的另類選擇。

2) 豐富的觀光內涵
埔里酒廠除了地緣因素吸引遊客到訪,也看得出其刻意安排多元化的設施,提供足夠的觀光內涵讓遊客樂於逗留。分析埔里酒廠的內部的設計安排,設施上大概可以歸類出幾種元素:1)資訊式展覽(如酒廠歷史,釀酒過程、酒的種類), 2)體驗式設施(如醉酒體驗館 、VIP品酒區), 3)互動元素(如踢酒樽遊戲、互動顯示屏), 4)拍照式擺設(如酒甕隧道,酒甕與老舊手推車、酒甕與擔挑),5)購物中心(如原住民服飾、藝術工藝品、酒類及相關食品產品)。
需要強調的是這只是埔里酒廠的安排,並不代表所有觀光工廠都要包含以上所有元素,而且某些設施勉強安置起來有點不適合,如那以互動顯示屏展示酒廠資料,既難操控,顯得有點為互動而互動,對整體遊客體驗沒有幫助。我認為一個理想的觀光工廠 最少要有足夠的觀光內涵讓遊客逗留一小時,特別是那些地點較為偏遠的景點,才比較容易讓人推薦到訪。

3) 文化藝術的融合
延伸內涵這個話題,上文砍開了埔里酒廠的硬件,其實我認為內裏的軟件更巧妙。埔里酒廠在正門寫著「酒文化館」,開宗名義打文化牌,其實一個產業在地區有一定的歷史,對該地區的文化自然有相互影響,這種文化關係是有深度的素材,能吸引高質素遊客的興趣。埔里酒廠羅列與酒有關的詩詞歌賦展示中國千百年來的酒文化,既宏觀的詳細講解紹興酒在當地的興衰,又集中講述其特式產品狀元紅、女兒紅的背景與故事,為他們的產品增添了不少故事性。
另一方面,也不知是台灣人已把藝術融入生活之中,還是經過精明的商業計算,展館的藝術廊除了有不同的特色藝術工藝品售賣,竟然還有駐場藝術家,為展館增添了幾分風雅。 文化與藝術,的確有把普通商品昇華至另一個層次的魅力,在發展我們的本土特色產業之時,值得考慮適當的融入這兩種元素。

4) 創新多元產品
文化與藝術並不一定讓人致富,而埔里酒廠商業上的成功,我看是歸功於他們用心的開發新產品,圍繞著酒這核心產品,創造了不同口味的酒雪條、酒香腸、酒蛋、酒滷味,其中酒蛋真的很有驚喜,難怪令遊人都大包小包的離場,雖未至於會為此而刻意再遊舊地,但也確實令人印象深刻難忘。
反觀香港,暢銷的產品大多是進口貨,奶粉、化妝品、名牌、日用品,都是依靠香港的產品安全與相對低廉的價格支撐著。發展觀光工廠,理應同時發展本土特色產品,為遊客的到訪與消費提供另一個充分的理由。

香港發展觀光工業

參考完埔里酒廠的經驗,再回看香港這片土地,我們連最有叫座力的李小龍故居或博物館都容不下,觀光工廠這等佔地相對較廣的產業驟眼看似乎真的很難成事。但早前報章介紹中環區一間私人設立的皇家博物館,免費展覽著貴重的沉香擺件,證明在香港民間有心人的力量是很大的。產業而言,第一個令我感興趣的是造香業,須知道香港之所以名為香港,其中一個說法是香港盛產香木,至今仍可見不法之徒偷伐野生沉香木,我們曾經又是檀香的轉口中心,造香業因此該是本土故事性最強的一個行業,可恨香港似乎已經沒有造香工場,造香業相信已經全面撤離香港,在香港發展造香觀光工廠似乎並不可行。

以地方的角度出發,令我想起位於西貢的和發興酒廠,大概一年前,與酒廠第三代老闆李國海海哥接觸,通過電話證實酒廠已經停止營運, 酒廠是連地皮由李氏家族私人擁有, 當時正與發展商商討賣盤。香港五六十年代中國白酒業曾經百花齊放,喜宴一般都要以白酒宴客,然而舶來洋酒衝擊之下,現今碩果僅存的白酒品牌只有一兩間。其實和發興本身擁有酒牌,這個地方本身是營運觀光酒廠的最佳地方,可惜地皮有價,而一間酒廠的投資額頗大,回本期亦長,恐怕成事要等待有資本而又有熱誠的投資者這等奇蹟出現。只是事隔差不多一年,也許地皮早已變成豪宅了。

另一個浮現腦海的地點,是大嶼山的昂平茶園,可能大家不知道,香港原來是有出產茶葉的。昂平茶園的故事,我是從一篇雜誌報導得悉的,在大佛的旁邊,竟然有著一個感人的故事:英國大律師偶然到訪大嶼山,愛上了昂平茶園前身的一片荒蕪土地,因此積極開懇荒地,建立茶園,並把有問題的邊青與釋囚安頓到莊園之中工作與生活。昂平茶園佔盡地利優勢,而據文章指出大部份的茶樹都因人手不足而荒廢,甚是可惜。中國人喜歡茶,茶亦可以是高增值的特色行業,雖然香港海拔不高,本土生產的茶葉不是最優質,但以品牌營運的第一條金科玉律「獨特性」來看,昂平茶園的香港茶葉潛力無限,只要有適當的投資重新設計規劃,相信定可保存這相信是香港唯一的茶園。

拋磚引玉
由普通工廠轉型至觀光工廠,既可保存有產業特色及歷史的本土製造業,又可在香港這片一直被指控單一化商場模式,缺乏本土特色景點的地方增添一點新元素,在傳統遊客地區以外開辟新景點,更可疏導人滿之患的中心地區。拙文嘗試拋磚引玉,不期望有政府支援幫助,只望熱愛香港的有心人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也許觀光工廠可以為香港帶來一點新出路。

投稿於信報論壇


相關資料:
1) 路訊通介紹埔里酒廠
http://www.roadshow.hk/rs-tv/rstv-society/item/14352.html
2) 和發興酒醋廠
http://lmkhea.blogspot.hk/2011/08/blog-post_14.html
3) 昂平茶園
http://waikin8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424675



2014年5月14日 星期三

一炷香的時間 ﹣ 專訪梁永盛香莊第四代梁炳培先生

一炷香的時間 ﹣ 專訪梁永盛香莊第四代梁炳培先生



前言:
又是一段老掉牙的故事,老字號、高質素產品、幸運的話或許有一小陣熱潮,然後,就再沒然後。香港人或許已經聽得麻木了,如果你覺得悶的話,或者可以站起來多走一步,延續那一炷香的時間......



梁永盛的故事
梁永盛香莊,總店座落於皇后大道西, 但在老店林立的西環,其實很難留意到這間表面破舊,作風低調的百年老字號。即便你碰巧路過,用智能手機於網絡搜尋「梁永盛」三個關鍵字,仍是沒有太多資料,正值品牌復興計劃想找一間老香莊合作,順道以這個訪問填補網絡世界中這一點的空白。 在準備訪問的時候,一直在想像著創辦人梁永盛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又有怎樣的一個建立出百年香莊的傳奇故事。

可否介紹一下梁永盛先生是如何創立梁永盛香莊,我問。
「吓?無梁永盛呢個人喎。」
一言驚醒,永盛永盛,是指希望梁家永世昌盛的意思,並不存在梁永盛這個人,立刻聯想起中國人的姓名乃父母所賜,不會經常被直呼其名,一般朋友會以「字」或「號」稱之。以同一思路發展,市面上其他香莊,譬如梁永馨香莊,梁大馨香莊,該有相同的意思。

梁炳培先生是廣東新會人,梁永盛香莊是梁耀帖先生於 1827年在廣州成立,並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搬到香港,祖父梁則之先生是品牌的第二代,父親梁金滙先生接手為第三代,而年屆六十的梁炳培則為第四代。有趣的是,據梁生所述,梁生自己也並不清楚和創辦人有何親戚關係,「或者係鄉里吧﹗」我笑道。
梁永盛的故事, 實在可以低調兩個字概括,梁生坦言自己瞭解不多,甚至梁永盛這個家族事業,一開始梁生也不是太願意接手,只是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在外打工的梁生被父親召回店內幫忙,正如父親被爺爺抓回店舖幫忙一樣。肩負起一個百年家族事業的背後,沒有激情,只是如輕煙一樣的淡淡故事。

此時,梁生在辦公室內點起電子香爐,紫砂般的電爐上放著幾塊檀香原木,檀香的底部微微因熱力而變得焦黑,店子內彌漫著一股寧神的香氣。

一炷清香,對我們香港人來說是有著一段頗為微妙的關係。「香港」得名的由來,是因為香港出產土沉香,曾經是沉香出口的重要城市。現在我們郊外亦有不少野生土沉香,惹來不少不法之徒覬覦,久不久便傳出有人偷伐野生沉香的新聞。除沉香可以製香之外,另一種原料就是檀香,檀香有不少產地,印度、中國、越南、澳洲等等,梁生最喜歡的檀香產地在印度。檀香的樹齡越久,所沉積的香油層越厚,而檀香獨有的香味就是從這香油而來的,但檀香油是靠時日累積的,年份不足,香味自然稍遜, 因此,即使如澳洲等地地方保育意識強, 檀香種植場有規劃地分配好,收成及種植都很有系統,所出產的檀香都比不上野生的老樹。梁永盛的四種主要產品,除了沉香、檀香,還有十多種藥材混合而造成的草藥香,以及西藏香,西藏香乍聽起來有點神秘,其實是添加香水的香水香,香味濃得隔著包裝袋也嗅得到,雖說不是天然香,但梁永盛用料也不苟且,用上法國香水。

一炷清香的誕生
那到底一支香是如何造成的?天然的檀香木首先要經過三部機械,第一部機械將原塊檀香木打成細塊,第二部機械由細塊打成粒狀,第三部機械打成精細粉狀。製成的檀香粉會混合一種香膠,以增加檀香的黏性以便成形,包裹在竹枝之上,最後再搓成線香。
而造線香有兩大類方法,第一種稱為「淋香」,意即把一捆造香的竹枝放到載滿香粉圓桶,把香粉淋上竹枝之上,這方法有效率,但損耗原材料多,適用於較低端的檀香種類。
另一種手法稱為「挪香」,以竹枝在工作平台上搓上香粉,效率較低但不會損耗原材料,故用於較昂貴的檀香。

線香成形後,下一個工序要放置於天然陽光底下曬至乾身,當遇上雨天或黃梅潮濕時節,老闆與工人像睇天做人的農夫一樣無可奈何,無法工作。也許你會問,在二十一世紀科技發達的社會,竟然會有工場因為下雨而不能開工這等匪夷思的事,難道沒有其他先進一點的方法?答案是有的,大工場的做法是使用焗爐把線香烘乾, 這樣晴天雨天也不會影響生產,但梁生指出,以天然陽光曬的檀香的香氣會比較馥郁厚重,原來焗爐雖然能快速地把線香烘乾,但同時亦會把香油焗走,同時帶走了梁生所描述檀香那種應有的「甜」味,所以說天然生曬的檀香比人工烘焗的檀香更優質也絕不為過。梁永盛的檀香,一般都會在製成後存放三個月才推出門市售賣,梁生發現把剛製起的檀香存放一段時間才出售,檀香會點燃出更香的氣味,好學的我追問原因, 原來梁生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純粹是經驗之談,他估計也許是因為進一步變得乾身,或者是其他的化學反應吧。

梁永盛的造香工場,在香港工業北移的時候已遷回國內,工場的地點正是梁生的家鄉新會。除了是老一輩人飲水思源的想法,希望把發展機會都帶回家鄉,另一個原因是家鄉人脈比較熟絡,行事或招聘都比較容易。在新會的工場,除了天然生曬,梁永盛一直按傳統做法人手造香。也許你腦海會立刻浮出與我相的疑問,「香,燒嫁喎﹗咁都有分別?」在高級工藝品的世界,差不多先生是一個殺手,殺盡不少曾經叱咤一時的精品。堅持,才會有質素。人手製造的麵包會鬆軟一點,原來造香也一樣,同樣的原材料,同樣的份量,以機械取代人手會把香壓得死實,影響香的味道。一種味道,如同一個物種,消失了,就永不會回來。

梁永盛的將來
時人對焚香的態度,總是有戒心的,事關坊間太多關於點燃香燭會釋出有害物質的報導。香港以往一直在生產高質素產品方面領先,幾十年前,國內不少香燭都是用人工物料合成的,梁生憶述,國內的人習慣了人工合成香的味道,初次聞到梁永盛的天然香,起初反而是不習慣,到後來認清了這才是天然清香。

國內堀起,行家的生意做得不錯,但梁永盛主要做香港市場,對於梁永盛的將來,梁生並不樂觀。為保存獨有的香味,梁生希望他們出品的香能保持以手工製造,然而造香過程不單會吸入香粉,而且長時間工作會令指頭變黃,並不是優差, 在國內工人招聘困難的大環境下,招聘越見困難,另一方面,梁生訓練過不少工人,有不少很勤奮但卻做不到他的要求,後來他意識到造香需要的是種近乎工匠製造工藝品手感,一搓一捏一壓,技巧可以教授但最後還需要工人領悟,而那種微控所有製成品都一致的觸覺,都並不是將勤可以補回來的。這一切,都大大增加了梁永盛製造上等檀香的難度。再加上梁永盛堅持只用優質天然檀香,而上等原料的供應減少變得越來越貴,檀香價格一路飆升,他們買下的原料存貨雖然可以用上幾年,但原料存貨用盡之日,成本上升必定影響定價,屆時恐怕老顧客無力負擔。

一如大部份的老字號,梁永盛從不賣廣告,名氣如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偶爾有名人如蔡瀾先生等人光顧,寫上一兩段關於焚香寫作這文人高雅玩意的文字,其中介紹的所用香品會引起一陣搶購熱潮,而天然材料生產的產品卻不能突然增加供應,買不了又惹來埋怨,間歇性的熱潮,無助事業持續的發展。

訪問時適逢清明時份,以為梁生在這段時間會較為忙碌,後來才知梁永盛客戶主要以佛堂、廟宇為主,個體客戶次之,因此清明、重陽並不如想像中的客似雲來,當然老一輩人亦有點香的習慣,「年尾會多少少人黎,老人家年尾會黎買香。」梁生道。 差不多兩小時的訪問,眼見來光顧的客人寥寥可數,不禁要梁生透露一下他們的產量與營業額, 梁生笑言「無統計過產量,營業額夠養活工人吧﹗」原來,皇后大道西的總店已經售出,將來會遷到油麻地的店舖,梁生直言舊建築物老舊,維修困難,重建是有需要的。 梁生的子女,暫時無意接手家族事業,這百年老香莊的命運,梁生坦然面對,來日只期望仍能與三五知己識貨之人,圍爐品香,點燃起梁永盛名香,化作一縷輕煙徐徐升起,優雅的飄遠......





後語-檀香冷知識:

黃香與白香

一般坊間所見的檀香是黃色的(圖右),但檀香原本的顏色是偏白(圖左),梁永盛盡量希望不添加人工黃色素,但始終有老一輩人過年時嫌白香意頭不吉,因此梁永盛亦有製造傳統黃色香讓老人家安心。


一炷香的時間

到底一炷香的時間是多久?梁生笑說所謂一炷香的時間其實不盡相同。從前佛堂或道堂的人頌經,在旁邊點上一炷香以寧神靜心,同時亦是計算頌經時間的工具。因此在造一支香的時候,以份量去控制點燃的時間,由左至右,依次為半小時,四十五分鐘、一小時、一小時半、兩小時、三小時。

2014年4月14日 星期一

黃土高嶺





















由濟南開出到石家莊與太原之間的一段火車旅途上
望著一片嶙峋白石山及貧瘠的黃土大地
情感上很抗拒去思考那些跟我一樣有著黃皮膚的人們是如何艱苦地生活著
一株株開著奇特白花的矮樹,到底是如何在岩石地上生存?
站在浩瀚的黃土高嶺之前,個人得失似乎都會突然變很渺小
生於安穩富裕時代的我們,到底有誰會問:我到底為這片期盼著變得豐沃的大地做過甚麼?

7/4/2014
YM

後來才知道這光禿禿的山底下全是價值不菲的煤呀鐵呀銅呀人家不知何等富有所以說文人大都是春恨秋悲自作多情......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關於中國香港在國際舞台上,我想說的七件事


關於中國香港在國際舞台上,我想說的七件事

1) 黃皮膚的人,在外地很多人會跟你Konichiwa,有一小部份會問你從那裏來然後跟你Nǐ hǎo
2) 在意大利超級市場的架上只有Kikoman, 我找不到Lee Kum Kee
3) 努力跟阿根廷朋友介紹Chinese Poem,慘被問及是否等於Tanka*
4) 一般人聽過Zen, 我想沒有人聽過Chán
5) 很多人喜歡Sake,大家開始知道甚麼是Moutai,無人聽過Mui Kwe Lu
6) Hello Kitty到處可見受人愛戴,McDull斯豬獨憔悴
7) 問及在你地方最有名的三個人,香港這個彈丸之地竟然有Bruce lee 與Jackie chan, 比Nakata 與Ono知名度高得多!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新年蛋卷何處買?



新年蛋卷何處買?

新年將至,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賀年禮物於拜年送禮之用,由傳統蛋卷、餅乾、蝦子麵、巧克力,以至貴價的乾貨海味,豐儉由人。

我特別喜歡買一款老牌蛋卷送禮,雖然知道蛋卷品牌在長沙灣有一間自家零售店,但跟很多都市人一樣,以往我為求方便快捷,習慣在出發拜年的最後一刻,才到樓下超級市場購買。

中小型或家庭式經營的生產商其實對超級市場、藥房及便利店等等的連鎖店又愛又恨。透過他們的強大零售網絡,銷售量可以大為提升;然而,連鎖店在產品上架的時候會先收取一筆以萬計的上架費,然後每售出一件產品,他們可以佔去零售價高達四至五成的利潤﹗除此之外,林林總總的雜項包括保險費、宣傳費、最低銷售額等等,令小商號即使有銷量也不見得有利潤,無助改善其生存空間。

近年在地產霸權的肆虐之下,坊間不少團體鼓勵大家開始改變消費習慣,譬如多光顧街市或小店,減少依賴超級市場。就在上一年,我也開始改變了我的消費習慣,會特意摸到長沙灣零售點,一口氣買下數盒蛋卷,送禮自用。雖然,零售價基本上與樓下連鎖店的毫無分別,但我知道我所付出的錢,大部份都會落到商號的口袋裏,讓他們繼續為我們做高質素的蛋卷。

既然付出了額外的車資與時間,偶然離開一下大型商場,探索一下這片甚少踏足的舊區,也未嘗不是件樂事。






2014年1月15日 星期三

港式奶茶 ‧ 爭氣




港式奶茶 ‧ 爭氣

早前出席社企高峰論壇的一個晚宴,接觸到一個頗有趣的問題,話說有位仁兄,觀察到咖啡文化在香港非常流行,不但在文化層面上佔據著「中產生活態度」,經濟上亦帶來無限直接及附帶商機。他的困惑是,「為何香港的奶茶沒有這種地位?」 咖啡可以很平民,但同時也可以很中產很高檔,奶茶在香港是流行,但在高檔市場完全未有一席位,他想為港式絲襪奶茶爭一口氣,並思考著「有這個可能嗎?」

筆者於歐資品牌營造公司工作,本文嘗試在不同角度上分析「咖啡比奶茶流行及高檔」這個現象,據觀察及經驗探討一下奶茶如何能躋身高檔市場,甚至進一步征服他國族類, 成為國際時尚飲品。


歴史考驗
一款有悠長歴史背景的飲品,是有先天的優勢的。 咖啡相傳起源自一千多年前的非洲埃塞羅比亞,傳入歐洲也有幾百年的歴史,因其提神興奮的功效,令這神秘的黑色飲料漸漸在貴族之間流行。在東方,茶是類似的產品,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產量少的高級茶葉只有達官貴人才可享用。雖然在紅茶中添加鮮奶與砂糖的英式奶茶在一二百年前流行,然而港式絲襪奶茶,卻只有幾十年的歴史。 當然,文明古國可以覆亡,百年老店可以關門,悠長歴史本身並非甚麼免死金牌,潮流興起的產品也當然可以非常成功,例如台灣的珍珠奶茶,二十多年歴史,卻成功走紅亞洲及打入歐美。只是在這個轉變步伐迅速的時代,新事物易得而傳統難求,能經歴過歳月洗禮後仍屹立不倒,建立一定數量的忠實支持者,在推廣上是有絕對的幫助。

極致追求
香港人很信奉媒體力量及名人效應,然而在品牌營造的角度來看,產品本身才是首要考慮。高級產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要「講究」,越高級,就越是要近乎瘋狂的講究。一杯高檔咖啡,除了要講究咖啡豆的品種與產地,咖啡豆的烘焙時間、研磨方法,以及沖泡技巧,甚至是的水溫的控制都有詳細考究,其中的變化會影響到咖啡的不同方面, 比如是香氣(Aroma),稠度(Body),餘韻(Aftertaste), 各自衍生出一系列複雜而綜合的形容詞去描述
香港人很聰明,很懂得「投入最少的資源換取最大的回報」,或者學術一點形容為尋求最大的「邊際回報」,然而這種「聰明」我認為是導致我們的產品徘徊在中低檔次的其中一個主因:一種飲品,在初期投入資源去改良,其中的改善會比較容易察覺,當講究到某一個地步,再投放資源改善也不明顯,因此我們很少追求到達那種吹毛求疪得正常人分辨不出的程度。遺憾的是,這是成就高端產品的必經之路。
雖然我明白香港的奶茶師(水吧師傅)有研究以不同品種的茶、茶奶的混合比例、沖泡手法去炮製出色的港式奶茶,但追求至美的廣度或深度還是大幅落後。廣度而言, 奶茶該配甚麼食物最好? 蛋撻,菠蘿油? 妥善的食品配撘(Food Pairing) 能提升飲品的層次,這點在紅酒上最能體現。深度而言,除了上文提到要掌握奶茶的基礎味道變化及提升外, 可以考慮在新產品研發方面多下功夫。參考珍珠奶茶,在原味的基礎上發展至其他口味,比較流行的有芋香、茉莉,至於珍珠奶茶內的珍珠(即粉圓),有分大顆小顆,又可以換成其他材料,譬如是椰果、仙草(即涼粉)、蒟蒻等等。有系統的發展新口味,可吸引到較廣泛的顧客層,並建立足夠的產品發展成專門店,而專門店正正是產品向上流的重要里程碑。反觀港式奶茶的變化,比較流行的有茶走(加煉奶)、鴛鴦,近期一點有連鎖茶餐廳的冰鎮/香檳奶茶,除此之外鮮有創意佳作,難免有點乏味。


教育使命
一款高檔飲品,一定經歴過大師不斷反覆研究、記錄、改良,然而,即使有人深入鑽研,並不意味它會隨之自然變成流行產品,要令其流行,需要業界配合投放了大量資源去推廣,重點在於教育。以葡萄酒為例,談及高端紅酒,一般人自然而然會想起法國,但法國的葡萄酒是否比其他舊世界酒莊(如意大利)在質素上有絕對性的優勢?恐怕未必。法國酒享有這種地位,並不是偶然的事件,筆者曾就著這個現象與業內人士討論過,其中一個原因,是法國人比其他國家早一步進入亞洲,並投放大量資源教育我們葡萄酒文化,包括他們的釀酒歴史,如何享受並配撘食物等等,日子有功,他們不但成功開拓了亞洲市場,並建立起權威的形象。
法國酒莊,很多時是家族事業,後人有一種當然而言的使命或責任去推廣他們的酒文化。至於咖啡本身亦有大量不同的咖啡品牌,以及新興的咖啡機品牌,一同肩負教育推廣咖啡文化。奶茶的問題在於,香港有無數的茶餐廳都有賣港式奶茶,但奶茶並非他們唯一的產品,換言之,沒有個體有責任去推廣奶茶。 坊間比較落力推廣奶茶的單位有咖啡紅茶協會,亦有一個淡奶品牌,近年積極推出各種奶茶沖泡比賽,冠優勝者奶茶王之名。縱然有推廣是好事, 但此等活動感覺上比較停留於公關式的宣傳,能引起短期關注刺激銷量,卻未必能建立持久的影響力,要征服一個人的口味,需要觸及的是深層的奶茶文化。


文化實力
最後一點其實頗為無奈, 很多時候一個地方整體的文化實力,往往能影響到一種產品的受歡迎程度。咖啡於歐洲流行,是品味的象徵,傳到美國,美國人以另一種方法演繹,最後亦以其一貫連鎖模式塑造出這種高品味。我們日常所謂的品味,大部份是從歐洲輸入,一部份從日本,近年韓國的影響力亦逐漸成形。香港,有屬於我們的本土文化,但目前為止,我們的本土文化似乎未能成為我們追求的品味,我們會說很地道,很懷舊,但我們甚少會形容人去茶餐廳是一種品味的表現,亦從未聽過食魚蛋牛雜很有品味。這種文化影響力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需求。除此之外,這間接亦會影響到產品互補性的需求,舉例說日本清酒,本來清酒就是配合日本菜的一款飲品,在日本餐廳及日本菜大量輸出的同時,刺激到清酒的關注和需求。
奶茶與茶餐廳的關係是唇齒相依的,奶茶的興衰,跟茶餐廳文化的起伏有莫大關係,茶餐廳一直在本土百家爭鳴,立足有餘卻乏力進軍海外,近年更因地產霸權租金飆升而生存空間受壓,可幸市面上陸續出現現代化管理模式的茶餐廳,連鎖店的模式對推廣本土茶餐廳文化有莫大裨益,而他們願意投放心思去包裝並改良港式奶茶,更是不斷為奶茶累積本錢,實屬好現象。


我憧憬著,香港經營茶餐廳的年輕接班人,承繼其祖輩經驗,寫下一部部關於奶茶的專書,當中介紹最完美的配方,最佳配撘的美食, 教育大眾品茗奶茶之道, 並研發出一系列劃時代的新口味,與此同時,在揚威荷里活的港產電影內,出現一幕幕港人享受奶茶的場景......在這個時候,港式絲襪奶茶爭氣的日子來臨了。